close

張齡老師平易近人2010/08/28

蔣介石總統在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逝世後,國府曾公開徵求《蔣公紀念歌》的歌詞。參加甄選者不計其數,最後由張齡先生所作的歌詞脫穎而出,雀屏中選,並由李中和先生譜曲,這首紀念蔣介石總統的歌曲,便這樣誕生了。

雖然事隔三十五年,我至今仍能清晰的記得,歌詞的內容如下:

總統蔣公!您是人類的救星,您是世界的偉人。總統蔣公!您是自由的燈塔,您是民主的長城。內除軍閥,外抗強鄰、為正義而反共,圖民族之復興。蔣公!蔣公!您不朽的精神,永遠領導我們,反共必勝,建國必成。

已故的台灣銘傳大學校長包德明女士認為,就讀商業文書科的學生,畢業後可到公司行號擔任秘書,在學期間除了要必修商用書信、英文會話、速記(現已成為歷史名詞),及加強英文打字能力外,國文亦不可忽視,因此包校長特別聘請白天在台灣銀行中山分行任經理,國學深厚能賦詩填詞的張齡先生教授我們《史記》及《左傳》,因此我們學生得與他結上師生之緣。

張齡老師教學認真,常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《史記》《左傳》,引導我們穿越時光隧道,「邂逅」早已灰飛煙滅的「春秋」時代舉足輕重的歷史人物。張齡老師獨具慧眼的詮釋,又以文學的角度,教我們欣賞這些記事起於黃帝,迄於漢武帝的史學著作。

為了減輕夜間部半工半讀的負擔,張齡老師特准我們每隔一星期繳一篇作文。記得有一次他以《天寒念無衣》為題,要我們寫一篇文章,於是我把家中不幸的遭遇和盤托出躍然於紙上。張齡老師讀後深受感動,給我九十九高分。

發回作文時,他問我是真實的故事嗎?我答說一點不假,從此他對我另眼相看,對我也多加了一份關心。

每位老師對認真好學的學生總是特別愛護,張齡老師亦不例外,他的表達方式非常奇特。每次期中或期末考後,試卷批改完畢,他會在上課前把我叫到教室外,問我想不想知道這次考試的分數,我大惑不解的反問老師,考卷是密封的您怎能肯定那一份是我的?

他面帶「狡黠的微笑」,不加思索的告訴我:「從妳們國文試題的作文中,看到妳那筆畫獨創一格、向右傾斜的字體,總令人過目難忘,考卷雖然密封,只要見到妳的字跡,我便可不費吹灰之力認出妳的考卷了。」

言畢即從上衣口袋掏出一張記有我得分的小紙條交給我,並補上一句,考得很好但仍要繼續努力。

現在我的字跡已不再歪斜,張齡老師之功不可沒。他語重心長的勸導我,傾斜的字體雖然與眾不同,卻總給人一種「不正」的感覺,應該加以糾正,只要每天抽一點時間,照著報紙上的印刷體摹臨,假以時日就會見到效果。

為了不負老師的期望,我徹底下了一番苦工夫,終於把字體改「斜」歸正。

來夜間部任教的教授們均為兼職,校方為了讓他們「趕場」方便,盡量把「主修科目」在同一晚連排兩節課,中間有十分鐘休息時間。張齡老師從不到教授休息室,總是在教室與我們閒話家常,顯出他的平易近人。從師生對話中得悉老師所以會接受包校長的聘請,主要原因是能與青年學子打成一片,可使自己的心境不會老化。

張齡老師偶爾會邀請學生去他家聚會,師母見到我們時十分歡欣而熱情,把家中的糖果餅乾、當季的水果全拿出來讓我們品嘗。她認為我們這些離家在外的學生,沒有父母照顧,飲食不正常,每個人身體均骨瘦嶙峋,要多吃一點才有精力讀書。我們就「恭敬不如從命」,盡情享用師母為我們所烹調的拿手好菜。

和藹可親、古道熱腸的師母卻有滿腹的心酸。一九四八年與張老師隨國府播遷赴台,在兵荒馬亂中無法攜帶子女同行,每憶及此事,無法養育親生子女的愧疚,令夫妻倆感受到椎心刺股。亂世造成的生離死別,如今隨著兩岸開放探親或可得到補償。我今在美,謹祝福張齡老師及師母能夠返鄉探視子女,骨肉團圓,過著含飴弄孫的快樂生活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姜若美 的頭像
    姜若美

    chiangjomei's blog

    姜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