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所認識的奇女子-陳薇 2010/3/20
《世界周刊》─三四四期專題報導《兩岸悲歡六十年》一文中提到,王鼎鈞先生的新書《文學江湖》內,有一專文描寫曾與他在生命中有過「某種交集」的人物裡,他以「一半是名士,一半是鬥士」,來形容已故的中廣總經理──魏景蒙先生。
這倒使我想起魏景蒙先生晚年,有位為了答謝他知遇、救命之恩,「以身相許」,對魏先生照顧得無微不至的陳薇女士。
每次我與妹妹返台探親,家父定會帶我們去台北,拜望已故徐培根將軍的夫人(徐夫人已於二○○八年去世)。有次在徐府,我很意外的結識了高雅亮麗、平易近人的陳薇女士。那時的她在魏先生辭世八年後,已出版了三本極受好評的暢銷書,十分令人仰慕與敬佩。
原本以為那次巧遇後,就不可能再有與陳薇女士見面的機會。沒料到不常返台的我,只要回台且去徐夫人家作客,陳女士一定會來與我及家人相聚。我同她交往的時日愈長,就對她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及認識。
陳薇女士心地善良、設想周到,每次見面,均備妥禮物送給我與妹妹。她念及美國阿拉斯加天氣嚴寒,便把親手編織的毛線圍巾及帽子,送給我們禦寒。倘若徐夫人事先講好要請我們在她家中吃便飯,陳女士則會帶些在海外不易吃到的可口佳餚,讓我們解饞,由此可知她多麼的貼心。
而最令我敬佩不已的是,陳薇女士把魏先生遺留下來的墨寶結集成冊,命名為《魏景蒙書法專集》。
魏家的親屬曾質問陳女士,把魏先生在總統府上班三年期間的公保費,完全用來出書法集冊,往後妳要如何維生?
她理直氣壯的回答說,出書法集是為了紀念魏先生,算得上為他「另類立言」,至於生活費,可以靠編織毛衣及寫作來維持。
陳薇女士超人一等的真知灼見,誠令人激賞。我要特別在此提出一件更不為 人知的往事,就是她曾免費為《中國婦女周刊》(現已停刊)寫稿,足以表示她絕非拜金主義者。
或許因陳薇女士與我的後母同為台灣人,又同是編織高手,因此一拍即合,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。樂於助人的陳女士,用她三寸不爛之舌及極佳的人際關係,加上獨樹一格的推銷術,使她的朋友們樂於慷慨解囊,購買後母所編織的毛線襪套。讓從公路局退休的後母,除了用編織來打發時間外,順便賺點小錢來貼補家用。
有次陳薇女士因家中舉辦讀書會,無法分身前往徐府與我們相聚。拜訪完徐夫人後,我們便直奔陳薇家,她熱情的款待令人受寵若驚。觀賞她家客廳牆上所掛的骨董及當代名人字畫,真是一大享受,免不了拍照留念。
黃昏時分,陳薇女士帶我們到她兒子與朋友合開的韓國麵店進餐。她的兒子手藝超群,所烹調的韓國風味湯麵十分可口,陳女士的滷味更是一絕,讓我們大飽口福。據知,店中的陳設與布置,均出自陳薇女士的巧思。